“科学使得人从善和作恶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。”
在高智商犯罪越来越常见的今天,从犯罪现场以及尸体上抽丝剥茧寻找犯罪者的蛛丝马迹,无疑具有重要的司法价值和临床鉴定意义,而这一过程的实施者,便是法医。
很多人对于法医的印象还停留在《洗冤录》和大宋提刑官中的仵作。其实,现实生活中,他们是一群普通而有趣的人。
他们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之重,敢于直面生命的脆弱。
这是一位法医朋友的口述:
“我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,尸检手套一定会丢在现场,切口尽量出现在明面,即使面临被划伤的风险,这是对死者的尊重。”
近年来,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法医题材类作品,尤其是推理小说《法医秦明》系列,已经火了好一阵。
国内首部法医题材电影《秦明•生死语者》于2019年6月14日正式上映,剧中主人公的现实原型正是法医秦明,这部电影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法医这个职业的讨论。
网友们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,秦明本人给该剧打了98分,一个相当高的分数。
秦明表示,“宽哥差点给我演哭了,能把法医给演哭了还是很牛的。”
秦明是谁呢?
他是国内知名的法医,解剖过超过2000具尸体,有极其丰富的临床鉴定经验。
同时他是《法医秦明》系列作者,被网友亲切的称为老秦。
在法医秦明的日常工作过程中,遭遇了很多离奇的案件,电影中对这些案件进行了改编,呈现出了16年前雪山杀人案、无语体师杀人案件。
电影中的很多场景来自于秦明的现实经历。
电影中范嘉嘉(代斯 饰)一直暗恋着秦明,
其实,该人物正是秦明的妻子“铃铛姐姐”的现实缩影。
秦明本人人生中的第一次解剖,对象竟是自己的小学同学。电影中,秦明也是被迫解剖了嘉嘉的尸体。
剧中秦明(严屹宽 饰),在杜鹃相亲的时候被拒绝握手。而现实在秦明曾在朋友婚礼上曾被拒绝握手。
电影中,秦明长期在细菌环境下解剖尸体,导致出现了角膜溃疡,患上间歇性失明症。
再加上外界的各种刺激,秦明视力状况很不稳定,但是,他没有放弃,他既痛苦又快乐,因为在他眼中,这是一份崇高的职业。
他依据选择在血淋淋的现场,接触各种高度腐败(巨人化)的躯体,他的目的只有一个,替死者说话。
整部电影中,尸体解剖是主线。
剧中可以看到,尸体解剖过程被高度还原,属国内首次。
包括心脏的取出称重,体骨状态的检测。
再具体到人体构造,包括皮肤、骨头、肌肉、血管,以及尸体所呈现的骨裂、骨折,还有在福尔马林中浸泡6年的尸体,细节完美,网友评价很高。
“被电影里高超的法医技术所惊艳”
“法医的技术实在太高超了”
“《秦明•生死语者》是一堂干货满满的法医课”
可耻的正义
动机层次论(motivational hierarchy)认为,
人类行为动机分为了四个层次,恐惧、潜在奖励、职责和爱。
剧中法医秦明被内在动机(嘉嘉的死)所激励,被更高尚的职责所引领。
他变得不受限于传统生活,选择追求真相,追求公平。
最后他发现,自己苦苦追寻的司法公正,已经被可耻的正义所蒙蔽。
这里我稍微剧透一下·····
电影结尾,秦明的恩师邹教授说道,
我曾经给了你机会,你可以给我一次机会吗?
秦明的回答是,“人生不能重来。”
法律究竟应该守护真相还是正义?
是电影留给我们的思考。
作为国内法医题材电影的突破,《秦明•生死语者》值得一看。
敢于直面生命之脆弱,这是一群可爱的人。
向法医致敬。
向这份崇高与伟大致敬~
作者
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